當前位置:言情HK > 《商門甜妻(上)》 > 第一章 寄人籬下表少爺(1)

《商門甜妻(上)》第一章 寄人篱下表少爷(1)by 简薰

要說起京城的富戶,那可是數不完,京城人多地貴,沒點銀子還真不好生存。

宋老太爺在京城裏過得還算不錯,家眷十幾口,奴仆約五六十,靠著先祖留下來的田地跟鋪子,人生悠悠哉哉,春天品茶,夏天騎馬,秋天吃蟹,冬天賞雪,過得十分惬意。

至于考功名什麼的,沒人想過,那太難考了。隔壁張家老爺四十歲才考上秀才,看在宋家人眼裏就害怕了,家裏又不缺錢,吃苦讀書做啥呢?吃吃喝喝不挺好的嘛,讀書太累了,不幹。

但有時候命就是這麼一回事,宋家現在是不爭氣,但先祖爭氣啊,財産留得多——那紅色的大門,黃色的銅環,還有門口一對石獅子,紅瓦高牆沿著春樹巷一直下去,都是宋家的宅子。

門口永遠幹幹淨淨,見不著一片落葉,黃銅環擦得發亮。

一個下午,一個婦人牽著一個小男孩一路詢問,在宋家門口停了下來。

婦人待過大戶,知道大門不是普通人可以進入,于是牽著孩子往側門,開口問:“請問有沒有人在?”

沒人回應。

那婦人又喊了一次,側門才緩緩拉開,一個守門婆子探出頭來,看婦人一身舊衣,頭上也只是用一根簡單的銀钗子,馬上鄙視道:“找親戚去角門。”

婦人知道婆子是把自己當成下人的親戚,也不惱,“我是宋老太太的姨甥女,還請嬷嬷通報一聲。”

那婆子懷疑,“姨甥女?”

這婦人的母親跟老太太是姊妹?怎麼可能,老太太最是護短,要是知道自己妹妹窮困至此,會一點忙都不幫嗎?

肯定是很遠的親戚,怕見不著所以說謊,反正見到老太太的面再求就是了,能見到面就是機會啊。

這種人可多著了,每個月都會有不要臉的遠房親戚上門……

“我有信的。”婦人從懷中慎重地拿出一封舊信,“這是當年宋老太太跟我母親的書信,還請嬷嬷送去給老太太看,她一看就會知道。”

婆子狐疑的接過,信是很舊了,她因爲識字所以才被派來守門接帖,帖子上寫著“周夫人”,老太太的妹妹,好像是嫁給姓周的沒錯……

不過今天老太爺的舊友一家上門,老太爺高興得很,老太太自然是陪同了,哪有時間見這什麼姨甥女。

于是把信往婦人身上一推,“我家今日有客,你明日再來吧。”

那婦人急了,“嬷嬷,請您幫幫忙,我們,我……我們真沒辦法等明天。”

他們的盤纏己經用盡,最後的三百文錢用來付昨晚的客棧房間了,連今天都只喝了幾口水,她是大人也就算了,可是她的兒子才六歲,那麼小,她舍不得兒子挨餓受凍,天氣這樣冷,他們哪裏找地方度過今天晚上。

婆子不耐煩,“都說了我家今天有客,你這女人怎麼還糾纏不休,還不快滾!”

那男孩怒道:“不准你這樣對我母親說話!”

那婆子樂了,“喲,這年頭上門乞丐都當自己是大爺了?”

“母親,算了,我們走。兒子就不信京城這樣大,沒有我們母子容身的地方。”那男孩說完就要拉母親離開,奈何六歲的孩子根本拉不動一個大人。

婦人一臉著急,“嬷嬷,請您幫幫忙——”

那婆子只是壞笑,還拉大嗓門說:“說了不行就是不行,不行就是不行哪,我們宋家可也算是大戶,大戶有大戶的規矩,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更改的——”

她故意大聲,想引得附近的下人過來看笑話,卻不意聽見一個嬌憨的女童開口。

“什麼不行就不行?”

那婆子一看,大驚,“哎喲,大小姐怎麼出來了,外面天這樣冷,您小心別凍著。”

那女娃便是宋家的長孫女,叫做宋心瑤,今年七歲,雖然是女孩,卻是宋家期待已久的第一個孫字輩。

加上她出生後,原本臥床生病的老太爺逐漸康複,可見是個帶福氣的,因此雖然是女孩,卻十分受到寵愛。

今日老太爺舊友上門,宋心瑤被帶去讓祖父母炫耀了,才七歲就琴藝出衆的孫女,自然得大肆炫耀,但她後來嫌悶偷偷溜出來,沒想到經過前庭時聽到守門婆子大小聲,而且還持續了一下子,忍不住好奇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。

只見到一個婦人跟一個弟弟,婦人滿臉哀求,弟弟一臉倔強的想拉人走,奈何人小卻是拉不動。

“全嬷嬷,是怎麼回事?”

全嬷嬷就是個欠揍的,面對弱小百般欺負,但面對大小姐自然不敢推托,“說是老太太的姨甥女,不過老太爺今日有客,老奴請他們明天來,沒想到這娘子百般糾纏,不肯走。”

宋心瑤見今天天氣冷,婦人跟那弟弟都穿得單薄——看得出婦人的窘迫,對吃飽穿暖的人來說等一天沒什麼,對于肚子餓又無處可去的人來說,一天,讓他們母子倆去哪裏是好。

讓他們入住客房?她不過一個七歲小姑娘,怎能發落讓人入住這種大事,宋家可是每個月都有親戚上門的。

祖父祖母是疼她,可是並不疼她的母親,她不能給母親惹麻煩。

想了想,于是宋心瑤褪下手中的金镯子放進婦人手上,“從這裏一直出去轉角有間當鋪,拿去換些銀子,找個客棧休息一下,表姑母過幾日再來。”

那婦人連忙接過,“多謝小姐好心。”

“您是我的表姑母,不用如此多禮。”

宋心瑤見那小男孩眼眶發紅,表情又惱又氣,于是脫下兔毛圍巾給他系上,溫聲說:“表弟莫氣,好漢不吃眼前虧呢。我叫宋心瑤,表弟叫什麼名字?”

男孩脾氣倔,可是脖子上暖暖的觸覺似乎撫平了他的刺,加上宋心瑤一直笑語嫣然,他便不好給臉色,“薛文瀾。”

宋心瑤回到房中,跟母親汪氏說起剛剛的事情,汪氏拍胸——幸好女兒沒這樣就讓人進來。

這個家,當家的還是老太爺跟老太太,若是心瑤發落了這樣的大事,老人家首先罵的就是她不會教女兒。

她不像妯娌那樣會哄老太太,只能少犯錯。

可想想又覺得心疼,今日要見老太爺的貴客,心瑤身上的可都是好東西,那金镯子是內造之物,價值至少上百兩。

宋心瑤見母親汪氏肉痛,笑著往汪氏懷中撒嬌,“娘,算了,镯子而已。女兒不給,說不定明日京城路邊就多兩具屍首,菩薩要是算起來,那可是我們宋家的錯啊,就當是給弟弟積福吧。”

汪氏想想也就釋懷了,“也是,我們多做些好事,讓菩薩保佑你弟弟一些。”

汪氏當年生了宋心瑤後,很快又懷孕,大概是懷得太快了,一直沒養好,兒子宋新天生下來後身體有些問題,雖然不用吃葯,但進補可沒停過,卻還是強壯不起來。六歲的孩子看起來比同齡的還要小上一圈,臉色也是蠘黃躐黃的,幸虧是宋家有錢,如果一般人家有這種孩子,恐怕早養不活了。

宋家

..本章未完,請進入下一節繼續閱讀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