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言情HK > 《公子歸不得》 > 第一章 不速之客

《公子歸不得》第一章 不速之客by 唐纯

阅读颜色:

西荒位于金碧國的西南端。

再向西行,是無垠的荒漠。北連麒麟山,南面則是傳說中有食人獸出沒的浩瀚雨林。唯一能與中原繁庶之地相通的,只有一條官道。

然而,偏偏就是在這樣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,崛起了一座堪比京城之繁盛的西荒第一城——密邏城。

密邏城的城主不受皇命所派,向來由侍天神教派使出任。

神教教主在西荒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,教衆信徒遍布全國。每年,祭天神典開始之前的一個月,通往密邏城的唯一的一條官道上便彙集了大量的人流,十步一跪,百步一叩,虔誠地向密邏城後的靈山進發。

曆屆西荒郡守對密邏城都頗爲忌憚,又兼山高皇帝遠,是以,西荒第一大城俨然有國中之國的威勢。

這一日,距離祭天神典還有五天,城中客棧卻已人滿爲患,路上陸陸續續還有信徒正在趕來。

城主下令,但凡城中豪富之家,都須撥出廂房,收納信徒。

此一舉措,讓城民們豎起大拇指叫好!

習玉臻便是在這種情況之下,接待了那個風塵仆仆的白衣少年。

習家是密邏城的大戶,據說三代以前,祖上也曾是朝中高官,後因得罪權貴,被貶西荒。輾轉到得密邏城,因寫得一手好字,便在城中爲離家到此謀取生路的人們寫家書掙幾個小錢,後來不知怎的,得城主看重,謀了個文職,這樣傳得幾代,到玉臻父親之時,已是城主身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。

玉臻自小在西荒長大,行爲舉止不似中原女子那般羞澀忸怩,既然城主頒下指令,父親和大哥又恰巧不在家中,她便理所當然地率了家仆到府門前招待借宿之人。

密邏城之人幾乎都是世代受侍天神教的恩護,是以人人對神教奉若神明,不敢有半絲懈怠,對千裏迢迢趕來參拜的信徒便也格外周到熱情。

玉臻出得府來,卻見門前那株亭亭如蓋的大榕樹下已站了好些外鄉人。他們俱是憑著張貼在城門口的告示指引而來。

已是黃昏時分,但天還很亮,天邊有著狹長而豔麗的火燒雲,大塊大塊明麗的火紅顔色,像著了火,真的燒起來似的。

那樣紅彤彤的火光就映在少年白色的衣衫上。

其實,更像潑了一層層的血。

玉臻在心裏暗想。

管家福伯走到那些人面前,向他們介紹站在臺階上的玉臻,“這是我家二小姐。”

外鄉人便連連拱手,向她道謝。

唯有白衫少年,只是略略向她點了點頭。他身後緊緊跟著一個瘦弱的小姑娘,一件藍色布衫,寬寬地罩在她身上,長長的衣袖垂下來,掩住雙手,她始終垂著頭,像是站都站不穩的樣子,整個人牢牢靠在馬鞍上。

馬,就牽在少年手中。

玉臻不由得有些奇怪。看他們的樣子,不像主仆,更不像兄妹。那少年雖然衣著樸素,滿面風塵,神態卻很悠閑。遠不像其他那些外鄉人那般,看到習府的高門大戶,便露出畏怯的神情。

當然,她亦很清楚,那些畏怯的眼神中,還夾雜著對她的驚豔之色。

可是,這兩種再正常不過的表情都無法自少年眼中窺見。他似是司空見慣,又或者根本就是視而不見。

他雖然站在那一群陌生的求宿人當中,可目光卻投得很遠,仿佛是望著天邊的火燒雲,又像是遙望著靈山上侍天神塔投入天空中的倒影

福伯正要將這群人帶入府中,忽聽得街邊傳來喧鬧之聲。蹄聲得得,夾雜著兵器碰撞聲,咒罵聲,哀嚎聲,啼哭聲

一群盔甲分明的巡城衛兵騎馬轉過街口,馬前幾名壯漢且戰且退。圍觀的人群跟著追了幾條街,一時之間紛紛擾擾,如一團裹在一處的濃厚的密雲,從燃燒著的天邊,一路煙塵滾滾地彌漫過來。

玉臻脫口喚道:“大哥?”

只是這麼一聲呼喚,奮戰中的一名壯漢突然用力蕩開馬上武士的長槍,身形倏然倒轉過來,直撲臺階上的習家小姐習玉臻。

玉臻何曾見過此等陣勢?

一張俏臉頓時嚇得雪白,呆呆立在那裏動彈不得。

馬上一名將領大喝一聲,持槍追來,可是,到底還是遲了一步,

壯漢手中一柄闊背大刀堪堪停在玉臻雪白的頸項上,“少將軍!如果你不想看到自己的妹子人頭落地的話,請你和你的手下都退開。”

青年將領的眉頭狠狠地擰了起來,卻還是遵照他的吩咐,帶領手下退開一丈。

一丈,便剛好退到了大榕樹下,騎兵們訓練有素,一退之後隊形做扇狀從兩翼張開,將四名壯漢堵在習府門前。

壯漢神情狠戾,如陷入絕境的孤狼,鋒利的刀刃緊緊貼著玉臻的脖頸,隨時准備血濺三尺,看起來頗爲驚心。

“退開!你們再退後!”

玉臻是一副哭都哭不出來的表情,被那壯漢拖著,一步一個趔趄。

青年將領面色緊繃,再次率兵後退。

包圍圈退開一個缺口,便在此時,一道寒光漾開,壯漢手起刀落,砍翻了一名馬上騎兵,其余三人亦是如此,因事出突然,騎兵們又沒有得到長官命令,是以,大夥兒都眼睜睜地看著四名同伴被斬下馬來,神情俱是又驚又怒。

“大哥救我!”而玉臻卻只來得及叫出這一聲,然後整個人便被壯漢甩到了馬背上。

若是那四人都上了馬,怕就再也追不上了。

騎兵們心中都這樣憤憤不平地想著,陡然間,卻是眼前一花,似乎是他們的將領猛然從馬背上縱身躍起,直撲挾持著玉臻的壯漢

啊?

少將軍這次不顧習小姐的命了嗎?

大夥兒都還沒弄明白發生了什麼事,那名壯漢已經像癱稀泥般從馬背上跌了下來。另外三名同夥發覺不對,回頭來救時已是不及,率先回過神來的騎兵們將他們團團圍住。

至此,所有街頭作亂的流民盡皆落網。

衆人舉槍歡呼。

少將軍習彥安然將玉臻放落在地,在衆人的贊頌聲中,抱拳向榕樹下的白衣少年行了一禮。

“多謝公子仗義出手相助。”

少年還施一禮,“少將軍客氣了,若非少將軍當機立斷,相信在下,在下也不能一擊成功。”

衆人聽得此言,再看那四名壯漢,果然個個頸邊都有一道細細的擦痕,只是,這細若柳絲的一點傷痕,又能起什麼作用呢?

怕仍然還是少將軍膽大心細,先發製人,再加上武藝驚人,才能毫發無損地救回二小姐吧!

是以,雖然人人都聽得習彥對少年贊賞有加,卻無一人認同他的看法,不過是個尋常的外鄉人罷了,少將軍如此謬贊,似乎有些誇大其詞。

騎兵們亦不客套,提起地上的壯漢,又如來時一般,呼嘯而去。

倒是玉臻偷眼看向白衣少年,不曾想,正正觸到他的目光,少年一笑,她頓時羞得滿面通紅,扭身奔進了大門。

身後,是大

..本章未完,請進入下一節繼續閱讀..